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20的文章

天空下- 中大人反送中運動訪談集 #山城記事

圖片
  這本書是屬於在山城裡讀書, 教書,工作,交流的一群人, 同時也是屬於見證2019年11月中大保衛戰的香港人.  山城可以是因地理位置而給中大的別名,也可以是一個symbolic; 山城代表了她既有的氣質-是土氣也是靈氣, 也代表了那種人文精神的骨髓-獨立思考的個體與人文關懷的連結. 政權挪走了權力,帶不走城的信念. 山城守下了, 是因為前人先輩守住了一草一本, 一樓一城, 一信一念, 再由這代人和往後的人持守.就是這樣. 

#拾香紀 1974-1996

圖片
 #陳慧 #拾香紀 1974-1996 從橄欖開始-回憶, 迷茫而紛亂,好像都沒有冬天.  讀於2020年的當下, 故事主角活了22年人生, 記下主角自己在一個大大家庭的九個兄弟姊妹的"一點事",  活活是那22 年裡這城發生的事, 如果包括了連家的父母,就是差不多半個世紀的故事.  和很多人一樣,主角拾香的父母都是"被"選擇來這裡, 又偶然因為這裡有"飯開" 被留下來. 他們的下一代,在回歸以前, 有些因為對前途的憂慮"被"離開, 有些走了又回來,  這裡從來都是中途港, 又從來都是有選擇的地方, 然而所謂的選擇,在我看來, 都不過是被選擇.  拾香自己的故事雖然在1996年11月25日戛然而止,但這本書並不悲情, 是記下這城裡生活的人和事,是一種回憶.    原來, 回憶, 就是, 愛. 

1995 /11/17 成長

圖片
 寫於1995年11月17日 - 校園 今天, 同學們往了領袖訓練營,下午,只餘十位 "殘兵" 在空空的201課室, 人少了, 空氣顯得沉悶,也不奇, 吵吵鬧鬧的走了, 那些不太愛說話的留在課室, 做家課的有, 閒談的也有, 但總湊不成一個"大墟"  倒享受這個下午, 難得清靜. 窗外的陽光,天上的白雲, 給課室帶來更寧靜的感覺,可能正因如此手的家課做得特別起勁,不知不覺間, 放學的鐘聲響起, 到最後那條問題總是"依依不捨", 想今天是星期五, 沒有用課室作課外活動,便留多了十分鐘,同學們都走了,.現在才想起忘了"關燈" ...又做多了一件對不起"地球"的事.  離開的時候,, 操場上的人聲吵鬧, 從課室走到校門, 突然有一種陌生的感覺,每一張面孔似乎不曾見過, 很奇怪, 沒有熟悉的聲音, 沒有熟悉的面孔, 在堅樂五年多的時間, 從不曾有這種感覺, 彷彿是"桃花依舊,人面全非". 半年前. 中五, 在校內隨處可見熟悉的面孔, 即使不同班別,但也不陌生. 從課室走出校門的數分鐘, 心裡總有一種從不曾有的感覺, 就正如我自己常掛在嘴的口頭語- 蠻怪的.  十二時零五分, 窗外夜幕低垂, 回想起下午那種"蠻怪的"感受, 我察覺原來這是轉變, 而在轉變當中, 可能人是在成長...

一個小食店的故事- 幸運篇

圖片
2015年10月, 突然的改變,來自慢慢的改革. 差不多捱了半年的時間, 小食店無論食品質素,價格, 味道, 都沒有問題. 問題是三位不太長進的阿姐.  要做的是換人和把營業時間改動, 畢竟小店是街舖, 在繁忙的尖沙咀, 你要想想顧客群最多的時間,肯定不是早上,而是晚上的時間, 那就沒有理由聽阿姐說晚上八點關門, 尖沙咀不是沙頭角,下決心另覓人選肯晚上開工的,其實不難. 果然, 我們在門外貼了招聘廣告, 來了兩位都是在附近上班,想找工跳槽的, 小試牛刀, 以PT形式把她們聘下來, 一來我們生意實在不好, 請不下兩位全職, 二來我們還怕一下子把那三位阿姐退了,會接不下來. 也要感謝主, 我們的安排很快把真正會做事的人呢找到了, 又把好逸惡勞的阿姐比下去.  那三位阿姐, 一個自己辭, 一個跟住, 另一個也突然要回家照顧孫兒... 都發生在九月, 慶幸那兩位PT開始轉了全職, 也有幾位很好的PT. 十月某天, 下午在公司裏收到小食店群組很多奇怪的訊息, 有很多記者, 總店也來了一個恭賀的信息. 一頭霧水就是了. 下班後在群組看, 才驚覺原來這間小小小小店得了今年米芝蓮街頭小食的推薦名單...我們小店的命運也因此改變了...